农业部日前在广西南宁召开全国农田节水项目验收暨现场观摩会。会议指出各地要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加剧、水土资源约束趋紧对农业稳定发展的影响,要牢固树立“节水增产、节水增效”的理念。综合运用工程、农艺、生物、管理等措施,加快技术集成,以示范区建设为平台,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示范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实现“一个促进、两个缓解、三个提高”的总体目标,即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缓解农业生产缺水矛盾,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提高水分生产力、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和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会议还强调,各地发展节水农业,要围绕主导产业,集成关键技术,明确主推模式,实现重点突破。西北、华北、东北等资源性缺水严重地区,要通过推广应用节水农业技术,积极发展玉米、马铃薯、棉花等大宗作物;黄淮海小麦主产区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缺水与浪费并存,重点是推广测墒节灌技术,改善灌溉制度,优化输水、灌水方式,科学制订灌水方案;南方地区工程性缺水比较突出,季节性干旱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要加强坡改梯以及田间集雨、灌排设施建设,围绕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主推地膜覆盖、生物覆盖和集雨补灌等技术。同时,各级农业部门要创新机制,狠抓落实,进一步强化发展节水农业的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争取资金投入,完善工作机制,增强服务能力,注重宣传引导,努力营造支持节水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摘自《农民日报》王瑜/文 2012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