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爱吃香肠,对外面包裹的那层韧性十足的肠衣特别留恋。然而,许多人或许并不知晓这极富弹性和韧性的肠衣是由猪等家畜的大、小肠刮制而成的。更让人难以想到的是,通过独特的技术工艺,猪小肠与血液透析中用于重症治疗的特效药肝素钠联结在了一起。隶属浙江省土产畜产进出口集团公司的浙江凯胜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所潜心从事的,正是通过其独特的技术工艺巧妙地从猪肠子里刮出了“软黄金”,稳步占领肠衣出口高地。
在“凯胜”生产车间,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肠皮与粘膜被挤压分离,分门别类形成了肠衣和肝素钠等车间。身穿白色防护工作服、头戴防护帽的工人们在操作台上有条不紊地灌水、复水、量码、抽检、腌渍肠衣。
“别看是平时不起眼的猪肠子,到了这里,却是个宝,通过工艺提取,它被加工成用作香肠产品的外衣(即肠衣)以及肝素钠医药原料。”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肠衣看起来很薄,其实弹性非常好,经过多道工艺,也不会破损。也正因为肠衣具有这么好的弹性和韧性,才能用来灌制香肠,并保持色香味。”
肠衣是“凯胜”的拳头产品之一。2008年,该公司瞄准肠衣需求量大的国际市场发起攻势,试生产当月便实现了可观效益,产品畅销欧美市场。
从健康生猪小肠粘膜中,还可以提取出肝素钠,它属粘多糖类物质,具有抗凝、抗血栓等功能,是世界上用量颇大的抗凝血药物,市场前景广阔。为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前些年,“凯胜”调整产品结构,摸索优化新工艺,对肠中刮出的肠粘膜进行加工,提炼出肝素钠,成功闯入国际市场,并与国际知名药企联姻合作,稳定了客户源,走上了多元化发展之路。
提起农产品加工,许多人自然会联想到卫生安全问题。对于这些,“凯胜”始终绷紧弦,在每个生产环节上细致把关,做到产品可追溯,车间有记录,质量有保证。近年来,在国外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卫生要求和通关检测日益严格的情况下,“凯胜”肠衣全部顺利通关。
短短几年,“凯胜”已从昔日的畜产品生产小企业发展壮大为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但公司并不满足于此,而是继续坚持技术创新,着手在肝素钠原料药的提取和纯化技术上开展技术攻关和突破,向着畜产企业的全球标杆迈进。
叶 佳 张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