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量难以就地消纳的养殖场排泄物处理后产生的沼液,嘉兴市南湖区创新方式,将其纳入城市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取得初步成效。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生猪养殖逐渐成为该区新丰、凤桥等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养殖量最多的新丰镇,高峰期生猪存栏量超过50万头,养殖生猪的农户占全镇农户数的七成。以生猪排泄物污染为主的农业污染,成为南湖区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对生猪沼液进污水管网处理,新丰、凤桥等地镇、村干部纷纷拍手称好:“这是解决生猪养殖污染最彻底的办法了!”早在几年前,南湖区就加大了“两分离三配套”设施建造力度,在畜禽排泄物污染治理方面起到了较好效果。但这几年来,随着部分设施的损坏,以及养殖量的快速增长,在还田量有限的情况下,大量无处可去的沼液成了南湖区水环境治理的“头号杀手”。
新的畜禽污染治理方式,燃起了当地政府和养殖场(户)的参与热情,各种后续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在先期推出生猪沼液排放地埋式管道的基础上,新丰镇正着手增购不同型号的槽罐车,并探索公司化操作运作模式;凤桥镇拟推出干粪收集奖励和沼液处理收费挂钩制;大桥镇则探索新方式,免费为蔬菜种植户提供沼液浇灌。 杨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