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这沼气池,不出十天,就能完工了,到时候污水将不再直接排出。今后沼气可用来烧饭、给猪圈保暖,沼液用于农田灌溉。”见笔者到访,临安市潜川镇海龙村村民姜燕锋赶紧走出猪圈,指着即将完工的沼气池兴奋地说。
据姜燕锋介绍,一直以来,他们养殖场内的污水都是直接流入自己开挖的排水沟,又黑又臭,难免对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等沼气池建造完成后,我还要造一座封闭式干粪发酵房,这对于场内病毒、细菌的减少也大有好处。”
姜燕锋的养殖场治理是今年临安市20个小规模养殖场排泄物综合治理项目中的一个。近年来,临安市大力实施畜禽养殖排泄物治理与综合利用,已完成存栏生猪100头以上的262家养殖场的排泄物治理与综合利用,建成4个有机肥加工点和13个沼渣沼液循环利用示范点,规模场畜禽养殖排泄物治理率达90%以上、粪尿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较好地实现了养殖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今年,该市启动了对生猪存栏50头以上、100头以下的小规模场的综合治理,每年安排20个项目,鼓励和引导养殖户兴建沼气池、沉淀池、封闭式干粪发酵房,工程经农业、环保等部门验收合格后,将用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每个场投资额15%—20%的补助。临安市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则深入每家每户,从规划布点到动工建设,给予业务指导。至“十二五”末,该市将全面完成生猪存栏50头以上小规模养殖场的排泄物治理工作。
走进潜川镇伍村村,村容村貌已焕然一新。村里25户纳入治理计划的生猪散养户,已有3户从村里迁移,远离村民居住区。养殖场建起了沼气池、三格式沉淀池,埋下地下管网,治理步伐紧张有序。潜川镇畜牧专管员鲍永芳说:“以前是发黑的污水任意横流,猪粪随意堆在道路两边,散发阵阵恶臭,蚊蝇乱飞,村民意见很大、怨声不断。现在这样的状况改善了很多,村庄环境得以净化,村民们普遍反映较好。”
据了解,该市还将大力扶持推广槽罐车、微滴喷灌等设施,推广沼液就地解决和异地利用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方式,扶持有机肥生产加工,积极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从而实现生猪养殖粪污“零排放”,有效降低养猪对水源、空气的污染。 章 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