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我国惊现婴幼儿全民补钙现象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在国内,接近九成的家长会接受医生的建议,在宝宝六个月之前就开始给孩子补钙。也就是说在医生眼中,中国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缺钙。而且各媒体上补钙产品的广告也非常多,广告中也把缺钙的危险渲染得十分吓人。就我国目前的生活水平来说,不会有90%的婴幼儿营养不良。人们都很疑惑,正常足月的宝宝通过吃母乳、喝奶粉,都长得白白壮壮,为什么一检查却总是缺钙?中国孩子如此大面积、全民性的缺钙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是认知误区还是利益驱使?
宝宝足月便被告知要补钙
  小旭是位年轻的妈妈,孩子刚刚一个多月,这几天她一直在为要不要给孩子补钙犯愁。本来她觉得自己的孩子足月出生,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不想给孩子补钙,可看看周围的孩子都在补,医生也说要补,就有些犹豫。
  小旭说,她出院时医院开了好几盒盖笛欣泡腾的钙粉,嘱咐孩子满月以后就开始服用,当时我觉得孩子不缺钙就没有吃,跟其他医院的妈妈交流发现出院时医院都会开这些东西。
  刚刚回国的李奕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她一直在美国生活,女儿五个月,在美国时每次体检都很好,可回国就被医生告知:孩子要补钙!
  李奕说,在国外没补过,就没提过补钙这回事儿,说枕秃是在枕头上蹭出来的,不是因为缺钙。而且她曾经询问过要不要补充点什么东西。医生说不用,给小孩吃这么多不见得是好事儿。后来,李奕去社区打疫苗,大夫就直接问有没有给宝宝补钙,然后又说他们那儿有什么什么钙,可以考虑一下。
专家表示吃母乳再补钙很荒谬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李可基和他的学生在北京城区调查了218位家长,其中202人在给孩子补钙,67%的宝宝4个月前就开始补钙,到6个月,高达86%的宝宝在补钙,且大多是医生的建议。那么中国孩子真的出现了这么大面积缺钙的情况吗?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妇幼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苏宜香教授表示,如果有足够的母乳吃,或有足够的配方奶粉吃的话,不建议补充钙片。在农村一些边远地区,如果孩子已没有母乳吃了,也没有配方奶粉吃,在这种前提下会考虑给孩子适当补充一些钙。钙如果吃得比较多,排出去要经过肾脏,无疑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尤其小孩肾脏不太成熟的时候,从安全上考虑,不建议补更多的钙片。
  李可基则认为,吃母乳再补钙很荒谬,基于十来年中国对钙营养的恐慌、误解和误导。像枕秃、夜闹还有多汗这些只是一个症状,其他原因也会引起这些症状。
医生推荐补钙或隐藏利益链
  既然盲目补钙并不科学,可为什么给婴幼儿补钙却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采访中,很多家长都说,她们之所以给孩子补钙是听了医生的建议,还有一部分妈妈是因为周围人都在补,怕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北京妇产医院,很多刚生完孩子和带着出生40多天的孩子来复诊的妈妈都说,出院时医生就给开了碳酸钙的冲剂,嘱咐满月之后开始给孩子服用,这些孩子都是正常足月的宝宝。
  记者以孩子家长的身份挂号,见到了一位儿科医生,她很肯定地说需要补钙。
  医生要求孩子从满月开始补钙有可能是出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认知和具体诊断,但有一件事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位妈妈说,在42天复查的时候,她跟医生说了一下情况,然后补充说在网上看到补钙也会造成孩子便秘,医生就给开了张条,上面就写了某个品牌的乳钙,到门口的小卖部去买。
  记者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先是前面一位家长拿着一张小条走了出来,上面写的就是那位妈妈说的那个品牌的钙,也同样是在医院门口的小卖部购买,之后记者也在咨询补钙的情况时拿到了同样的小条。
  记者询问:“我看您刚才给那位家长写的那种钙,那个是不是好啊?”
  医生说:“我们那种碳酸钙,一种钙一次只能开一盒,相对而言它稍微偏贵一点,但效果都很好,这种钙需要到门口的小卖部去买,它还没有进到我们药房。”
  客观地说,并不是所有医生都在鼓励给宝宝补钙,比如有报道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很多专家的诊室里都专门做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乳品内含有儿童所需适量钙,无需另外补钙”。部分家长对于孩子营养状况“宁滥勿缺”的态度以及一些厂商无孔不入的营销和夸大其词的广告,也都造就了婴幼儿全民补钙这一当今中国的营养奇观。专家指出,医学对宝宝过量补钙的危害还没有定论,因为世界上只有中国出现了这种不该发生的情况,其影响恐怕还要过很多年才能看出来。但是,有没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去冒这样的风险,这是每个父母都应思考的问题。
(摘自《广州日报》 2012年2月22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