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在一些人眼里,每年3月的“学雷锋”活动是一次短暂的爱心奉献,但北京雷锋小学却坚持追寻雷锋的印迹,这一坚持就是39年。如今学校的师生们,仍在用续写雷锋日记的方式,通过点滴小事,表达对榜样的认同,对雷锋精神的坚守。21日,该校学生在升旗仪式上宣读了本学期的第一篇雷锋日记。
北京雷锋小学原名西城双寺小学,1973年与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建立共建关系,学生与雷锋班战士保持通信联系,将学习雷锋精神的体会、做法记录在《续写雷锋日记》中,定期交流。
如今,该校学生已写了1500余篇雷锋日记。每个年代的日记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存放在学校的学雷锋展室里。
1973年的第一本雷锋日记是用一根红绳子订起来的一摞方格纸,在第一本日记里,六年级一班的赵仁钢决心帮助同班同学佟安顺加入“红小兵”。二年级三班的李瑛在中队会上听到了雷锋的故事,很受感动,自己泡了白灰带到学校,修补教室的破墙。
当年的日记本如今已泛黄,一些用铅笔写的字甚至已开始模糊不清,但雷锋精神却在随后的一本本日记中传递。
(摘自《新京报》 杜丁/文2012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