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向好

  提起中国耕地质量变化态势,目前较普遍的看法是中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趋于下降。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陈印军和他的研究团队发布《中国耕地质量状况分析》,对耕地质量给出新的解释,并对中国耕地质量变化态势作出新的判断。他们分析则认为,近30年来,中国耕地质量总体向好,但耕地部分质量要素和局部区域耕地质量恶化问题突出。
  陈印军介绍说,中国耕地质量总体向好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一是耕地土壤肥力指标总体上呈稳中有升的趋势,这在农业部组织实施的“国家级耕地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结果中得到反映;二是全国耕地的平均自然等别有所提升;三是耕地的管理质量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于全国耕地的平整化水平、水利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四是耕地的经济质量明显提升,主要表现于单位耕地面积农产品产出数量和产出效益明显增长。
  中国耕地部分质量要素恶化主要表现为耕地的土壤环境质量与耕地的土壤健康质量下降。局部区域耕地质量恶化问题突出主要有五方面表现:一是北方绿洲农区耕地盐碱化问题依然突出;二是北方耕地风蚀沙化问题依然突出;三是局部区域耕地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四是一些地区耕地占优补劣问题突出;五是部分城镇化高速发展区域耕地分布状态和质量状况由集中、连片、优质逐步向破碎、零星、劣质转变。
(摘自《中国农业科学》 孙自法/文 11月29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