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中国乳协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近3年来有关三鹿婴幼儿奶粉赔付情况。乳协称,他们协调有关责任企业出资筹集了总额11.1亿元的婴幼儿奶粉事件赔偿金。截至2010年底,已有271869名患儿家长领取了一次性赔偿金。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赔偿方案,赔偿数额分为三个标准:死亡患者赔偿20万、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接受透析、置管、手术等有创伤性检查或治疗者赔偿3万、一般性治疗赔偿2000元。根据粗略计算,至少80%的家庭最终得到的一次性赔偿为2000元。
在官方统计的30万结石宝宝家庭中,龚畅属于那近3万未领取一次性赔偿金的家长。龚畅的小儿子3个月大时开始喝三鹿奶粉,后被查出肾脏有结石。
一年前,龚畅和几个志愿者已经开始悄然行动,进行患儿的自我救助。她的志愿者团队目前共有6名志愿者,他们中有媒体工作者、教师、工程师、摄影师等。他们的工作是收集、核实需要救助的宝宝情况。
志愿者藿香是一位媒体工作者。两年前,龚畅提起诉讼的赔偿数额是1.6万多元的经济赔偿和1元的精神损失费。龚畅说自己当初拒绝签字领取2000元赔偿金的原因在于,没有人告诉他们三聚氰胺对孩子身体的伤害究竟有多大,究竟会持续多久。
虽然一个月后孩子便排出了结
石,但抵抗力很弱。龚畅说,很
多患儿的病症要持续很长时
间。宁夏一位患儿每年需要来北京儿童医院做一次检查,每次费用在一万多元,至少得持续到孩子18岁,很多家庭因此而变得穷困。
在志愿者们组织的抽样调查中,上海的唐女士领取了2000元的赔偿金,但后来宝宝看病花了四五万的检查费、手术费,全部都是自己掏,也不能报销。有河南的家长反映,医院不肯开证明。而根据相关规定,只有凭医院的证明,才能从保险公司报销医药费。
有家长表示,自三鹿毒奶粉事件舆论平息后,就没有人联系他们,进行后续跟进工作。他们怀疑,这件事已经被大众遗忘了。
(摘自《经济观察报》 谢良兵/文 2011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