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乾隆与“橘乡罚戏”

  橘子是衢州的重要农产品,乡规民约是旧时橘园管理的重要形式。衢州还流传一则“乾隆罚戏”的故事,长期来为橘区人民所津津乐道。
  相传有一年秋天,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衢州柯城区航埠镇严村时,看到田野丘陵,绿叶红果,喜不自禁,就对小太监说:“这橘子宫里也很多,不过只见橘子不见树,哪有这儿漫山遍野、红绿相映这么好看啊!”于是走进橘树中,边走边看,不知不觉伸出了手,随手摘了几个橘子边走边尝,细细品味。只听近处一声高叫:“谁偷橘?”橘林中走出一个牧童,用牛鞭指乾隆的鼻子说:“你们闯祸了,这里的橘子谁敢偷?祖上有乡规,偷一个橘子就得罚戏一台。” 牧童又看了看他们手上的橘子,一种大的是从江西抚州引来的抚州橘,一种小的是衢州小橘,就说:“大小八个,就要罚八台戏。”
  乾隆心想:我正可利用这个机会,索性让他罚得格外热闹。一则使大家知道,我乾隆能深察民情;二则经此一罚,使各省各府都能看重乡规民约,也有利安定四方。
  于是乾隆叫牧童带他们进村看了乡规,并命人火速把浙江各地的戏班子调来,沿衢江两岸三十六村连演三日。三天后,橘农在船埠头的墙壁上看到一张长方形的黄纸,上面写着两句话:“抚州橘子封金匾,衢橘加封七点红。”中间盖着一个“乾隆御笔”的红印章,乡民始知皇帝居然受罚。
  (摘自《浙江民俗故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