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别再让农民工频唱《春天里》

  杭州有个“春天妈妈”董观荣,为救儿子,当街学唱《春天里》打动无数人的心弦。一场自发组织的义演日前在杭州街头上演。五音不全的董观荣再次当众唱响《春天里》,只为给在杭打工、身患重症的儿子杨德彪募捐。《春天里》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发声的一个符号。一次次募捐演出场面感人,却难掩背后艰难生存的辛酸。中国已经拥有超过一亿五千万人的外来务工群体。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外来务工者的付出,但他们的生活状况却常常不尽人意。工作杂碎、不稳定,没有医保、社保,这样的农民工不在少数。同时,看病难、看病贵、子女入学入托难……这些困扰城市居民的生存难题对于基础更为脆弱的农民工群体而言,无疑更为艰巨。
  有关部门已经在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相关制度建设。卫生部门表示,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工异地看病报销问题有望在“十二五”期间逐步解决。教育部门也在为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破题。
  有效的社会保障要通过制度化来实现,义演募捐、农民工组织互助只能是补充形式。希望有关部门的保障政策再细一点,执行力度再强一点,让街头不再频频唱响《春天里》。
  (据新华网 张遥/文2010年12月15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