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义乌红糖的由来

  “义乌红糖出燕里”,义乌市佛堂镇燕里村是义乌红糖的创始村。440多年前,燕里村有个木匠贾维承,有一次,他无意间听一个闽粤客商说,他们家乡的糖蔗不但甘甜,而且还可以制成四季都能存放的食糖。闽粤客商的话让贾维承起了把糖蔗引种回家的决心。
  经过几个月的艰难寻找,贾维承到了盛产糖蔗的闽南地区,并且凭着一手好木匠活,在一个叫闽越的村子里站稳了脚跟。但是,族里有族规,种蔗制糖术传子不传女,更不许外人偷学。为了成为合法的闽越村民,贾维承只得与村里的一个寡妇成亲。从此,贾维承得以融入当地糖农的生活,几年后,学到了整套的种蔗榨糖技术。后来,贾维承找了一个机会,将几节蔗种和一小包红糖偷偷藏在雨伞里,悄悄逃回了燕里村。
  次年一开春,贾维承就精心地将带回来的蔗种按照闽南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第一年收获的糖蔗,贾维承一根都舍不得吃,全部埋掉,留做第二年的糖种。第二年冬天,糖蔗获得
  大丰收。第三年,贾维承
  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动
  手做成了燕里村第一部木榨糖车。就这样,经过前后20年的努力,燕里村成了义乌红塘的发源地。贾维承从此被称为义乌的糖公。
(摘自《金华日报》 2010年11月26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