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多部委联手调控农产品

农民希望政府“手下留情”

  通胀来袭,政府对物价的调控日渐加码。据报道,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及各地政府可能跟进出台一揽子控制物价上涨的措施,具体可能包括限价、“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价格补贴以及严惩囤积居奇等,尤其要加大对炒作棉花和玉米行为的惩罚力度。
  最近,商务部对蔬菜和猪肉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为满足群众肉类消费需求、稳定猪肉市场价格,商务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单位将于近期向全国市场投放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此外,商务部还联手农业部推动今冬明春的蔬菜产销衔接,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蔬菜的紧急调运,对一部分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费、运输费给予适当补贴。粮食方面,有关部门加强了对秋粮收购的监管,多主体收购推高粮价的情况将得到控制。
  对于农民来说,农产品价格上涨赶不上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黑龙江种粮大户单玉恒说,希望政府在稳定粮价时能“手下留情”。物价总体都在上涨,种粮成本也提高了,农民都想依靠种粮多赚点钱。现在粳稻的市场价是每公斤2.8元,而农民预期的价位是2.9元至3元。多增加一毛钱,农民就能够增加不少收入。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根本上还是要增加居民收入,这是抵御通胀的最好手段。现在通胀之所以导致社会恐慌,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居民承受不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收入没有和经济增长同步。
(摘自《经济参考报》 白田田/文 2010年11月17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