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小鸡蛋折射“大态度”

  过去的一周,从“刺眼睛”的强生问题隐形眼镜,到“不安全”的东南汽车,全球卷起一波召回浪潮。而其中,一举召回3.8亿枚疑似遭沙门氏菌污染鸡蛋的“大手笔”,最为吸引人们的眼球。
  瞩目我国在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方面,近些年来,工作力度不可谓不大,立法脚步不可谓不快,却无论是在宏观制度制定、完善,还是微观执行、监管上,怎么也撕不掉“管理滞后、被动、缺位”的标签。说到底,还是一个态度问题,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还有大大小小的生产企业都该扪心自问,是否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尊重每一条生命”,是否真正下工夫去研究和解决缺陷产品管理难题?
  美国“鸡蛋门”又一次给中国提供了比对自身、寻找差距的范例,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应有所汲取。建立完善的缺陷产品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司法、经济、行政多种手段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全面营造一个“吃得放心、用得放心”的消费环境,尚有许多工作要做,任重而道远。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金小茜等/文 2010年8月24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