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4版:浙江海洋与渔业

加快建设现代化远洋队伍

  浙江远洋渔业经历25年发展,走上了一条符合浙江实际的发展道路。到2009年,全省远洋渔业的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强。但如想继续保持产业地位和市场份额,我省就必须进行远洋渔业的战略性调整,根据自身特点优先发展大洋性,积极扩大过洋性,建设国外渔业基地,加强配套产业建设,力争在几年内组建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远洋渔船队,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加工与物流体系。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建议在国家和地方层面保持和优化对远洋渔业扶持发展的政策环境,并依靠和发挥现有骨干企业的作用,建立必要的联动、保障机制和投入机制,提高企业实力,提升产业层次。
  各地可优先发展大洋性远洋渔业,增强公海大洋竞争能力。要利用国际分工重新整合的时机,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头作用,参与国际竞争。要以国家大洋性项目为引导,提升我省在金枪鱼、鱿鱼生产方面的优势和实力。
  应积极、稳妥地扩大过洋性远洋渔业,要以现有的过洋性远洋渔业为基础,积极努力扩大入渔规模,规范入渔行为,在发展比较成熟的区域,投资相应的冷库、渔船修造、渔网具加工等配套设施,探讨建立综合性的国外基地。
  各地还应加强远洋渔业行业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我省远洋渔业规模大,但现代化程度不高,今后应进一步强化规范意识和项目规范操作,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
  双边渔业交流为远洋渔业概念延伸创造了条件。近几年,我省与日本、韩国、巴西等国相继建立了渔业合作友好关系,并签订双边渔业合作协议,今后应重点在渔业生产、水产加工、渔船修造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给远洋渔业注入新的内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