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部分粮食产区抗旱能力令人忧

  近些年频发的旱灾正在对我国粮食和水源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近日对河南、陕西等多个粮食产区抗旱能力的调查发现,地表水调蓄能力普遍不足、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灌溉设施老化失修“带病运行”……目前我国粮食产区的抗旱能力之薄弱,让人担忧。
  在粮食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有“中国粮仓”之称的河南省,因为调蓄能力低下,“守着黄河难用水”。河南省防汛抗旱办副主任魏振峰说,全省沿黄粮食产区只有5座平原水库具有调蓄能力,由此出现的结果是:守着黄河缺水“吃”——用水的时候没有水、不用的时候水又白白流走。
  在河南、陕西一些大型灌区,大多建设于30年前的灌溉设施普遍老化失修,干支渠道破损、淤积和田间工程损毁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造成输水损失严重,而且使实际灌溉面积大大低于设计灌溉面积。
  地下水资源是农业抗旱能力的应急保证,但在一些粮食产区,地下水正在成为抗旱的主要手段,带来了水安全隐患。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副局长王有振说,河南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196亿立方米,根据测算,每年可采最大额度在100亿立方米,而实际年开采量在110亿至120亿立方米,抗旱应急能力大大“透支”。
(摘自《经济参考报》董振国等/文 2010年7月23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