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农民如何才能向“污染下乡”说不

  河南封丘某化工公司2008年年底被勒令停产,然而自今年3月起又开始违法生产甲醇。日前封丘县政府竟下发红头文件,组建领导小组为该工厂正常生产“保驾护航”。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和污染向农村的转移,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三农”发展的主要瓶颈,农民的身体健康日益受到严重威胁,而他们正当的维权通道却被堵塞,问题也迟迟得不到解决,于是部分农民的情绪变得越来越激动。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话语权作为农民捍卫自己权益的最后屏障,从头至尾被完全剥夺了。因此要解决农村污染问题,首先就要加强农民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话语权。农民对农村污染的情况最了解,对无视污染的地方政府的监督也最直接,在这件关系到自身生命安全和子孙后代的大事上,他们理应拥有足够的话语权。而要想保障农民的话语权,就必须摒弃那种片面的“唯经济增长论”,将对政府官员的问责制度纳入环保执法中。(摘自《法制日报》 赵志疆/文 2010年5月12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