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道德法制

15岁少年带着患病母亲去上学

  •   近日,开化传颂着一位15岁少年带着病瘫母亲去县城求学的故事。
      日前,当笔者走进开化县城城东小桥头附近一间10平方米的简陋出租房内,刚放学回来的方耀宗正在给躺在床上的母亲烧午饭。在桄榔作响的锅瓢碰撞中,生涩的烧菜手法掩饰不了15岁男孩的稚气。
      一把青菜,一碗芋艿,4块5毛钱,便是方耀宗母子俩一天的全部伙食。
    学校住处两头跑读书照顾两不误
    “日子这么苦,真是难为了孩子!”躺在床上的母亲李和仙一想到这里,就忍不住倾诉内心的辛酸:丈夫因患尿毒症,早在2003年就过世了,而她又身患重度风湿性关节炎多年,干不了重活,这无疑给穷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供孩子读书,李和仙欠下了5万多元债。
      2008年下半年,女儿方美芬考入湖州师范大学,学费一年要1万多元,亲戚朋友家能借的都借了,同时,通过助学贷款贷了6000元,东拼西凑才入了学;小学毕业的耀宗要到城里来读初中,为了照顾母亲,他和母亲就从老家林山乡菖蒲村搬到县城。去年年初,母亲的关节炎越来越严重,引发了并发症,最终导致双腿不能站立。
      姐姐远在湖州读书,照顾母亲的担子就落在了耀宗身上。每天清晨5点钟,天还是暗沉沉的,耀宗就得准时起床,扫地,淘米,煮稀饭,把母亲的早饭准备好后,才到学校去;中午放学,耀宗要赶回家烧饭,把饭菜端给母亲吃,吃完后洗碗、整理锅灶,再赶回学校上课;晚上8点多钟自习回家,烧热水,帮母亲洗脚,倒马桶,洗衣袜,做作业或温习,10点半左右才上床睡觉。
      就这样日复一日,学校、住处两头不停地跑。一晃,便过了一年多。尽管方耀宗承担了太多的责任,但他的学习成绩仍在班里是名列前茅。
    母亲是精神依靠 再苦再累也不怨
      看着儿子每天这么辛苦,既要读书又得照顾自己,李和仙觉得自己是个拖累,不时会产生情绪,懂事的耀宗总是安抚母亲。李和仙想,自己已拖了这么多年,治不好了,放弃算了。耀宗却一边给母亲打气,一边和姐姐一起在利用假期带母亲到杭州、金华等地看病。
      有时候,病症让母亲腰腿疼得厉害,夜里翻来覆去不能入睡,耀宗会一骨碌爬起来,给母亲连续作半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的推拿按摩,直至减轻疼痛感为止。母亲的腰根本无法弯曲,耀宗每晚得为母亲烧热水泡脚、捏脚,帮助母亲活血化瘀。双休日,给母亲洗头,用轮椅推着母亲到室外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只要在家,耀宗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
      家里的一切生活来源仅靠每月210元低保户补贴,房租、买米、买菜、灌煤气、给母亲买药,除了必须的生活开支外,耀宗从不多花1分钱,因为他知道,这点钱对他家来说是救命稻草,必须一分钱掰成两分用。水电、煤气该省则省,就连晚上睡前的洗漱,母子俩用的都是同一盆水。
      为了贴补家用,每逢采茶季节,一到学校放假,耀宗就跑回老家上山采茶赚点零用钱;看到街边路面有易拉罐空瓶,他也随时会捡起来,带回去攒起卖钱。
    阳光总在风雨后 日子会好起来的
      老师和同学知道耀宗家里的情况后,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每逢双休日,同学们便会轮流自发地来到他的住处,帮助他一起做家务,陪耀宗一起推着轮椅让母亲到室外散步,还和他一起做作业,温习功课。“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生性坚强乐观的耀宗始终相信,风雨过后一定会见到彩虹,苦日子总会熬过去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郑霞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