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3版:农作

春播绿芦笋,提前做好这些准备

  绿芦笋春播时间一般为3月至5月中旬,培育壮苗是确保高产稳产的基础,必须提早做好准备工作。
品种选择
  宜选用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如“格兰德”、“阿特拉斯”等良种。每亩大田用种量为45-60克。
营养土配制
  将未种过芦笋的园土过筛,每立方米土均匀拌入腐熟有机肥10-15公斤,装入6厘米×6厘米-10厘米×10厘米的塑料营养钵,并将营养土整实备用,也可将商品基质作为营养土。每亩大田需备营养钵2000-2500个。
播前种子处理
  1.处理与浸种。未经包衣处理的种子经清洗后,在55℃的温水中浸15分钟,随后在常温下用50%多菌灵250倍液浸种消毒2小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将种子放于25℃-30℃清水中浸种48小时到72小时,浸种期间换水2-3次。
  2.催芽。浸种后的种子置于容器中,在25℃-30℃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漂洗1-2次,待2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田间设施
  芦笋生产以采用钢管或竹材大棚栽培方式为宜。钢管大棚一般为单体拱型棚,棚宽6米或8米;棚中顶高2.2—2.8米,肩高1.5—1.8米;棚架拱杆间距55—65厘米,棚顶和两侧各装1道拉杆;竹棚中间每隔2—2.5米设一根立柱;棚长以30—45米为宜。棚架强度达到当地农用大棚的抗风抗雪要求。
  棚架顶部覆盖多功能大棚薄膜,膜厚0.06—0.08毫米,膜宽依棚宽而定(一般薄膜宽度为棚宽加1.5米)。棚架四周围为厚0.06毫米的普通农用聚乙烯薄膜。棚顶部和四周的薄膜用压膜线和卡膜槽固定在棚架上。
(杨新琴)
  链接:芦笋学名石刁柏,是百合科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的嫩茎质地细腻、纤维柔软,有独特的芳香味,因其味美质优,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以人工培植后所采集的鲜绿嫩茎为食的称之绿芦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