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3版:农作

种春马铃薯,这种技术挺管用

  •   春马铃薯马上就要开播了,农民朋友不妨换个种法,利用稻草作覆盖物,把挖马铃薯变为捡马铃薯,覆盖的稻草分解后又能肥田,提高土壤产出率。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力良好的冬闲田。
      2.开沟整地,垄宽120-150厘米左右为宜,太宽了不利于排水。沟深30厘米以上。
      3.有条件的可亩施腐熟农家肥2—3吨,氮、磷、钾各14%的复合肥20-30公斤。没有农家肥的亩施复合肥40-50公斤。开沟后,将沟土打碎整好垄面,复合肥、农家肥要均匀施在栽植行之间。
      4.每亩大田用种150公斤左右,播前切块,每块重20—30克,每个切块上保留1-2个健壮芽苗或芽眼,切口距芽眼1厘米以上,种块不能太薄。种薯切面最好粘上草木灰,如果没有草木灰,须放置两天待切面伤口干后再栽植。切种薯用的刀具一定要锋利、干净,绝对不能带油腻。
      5.栽种时,将种薯摆放在两行肥料之间,绝不能与化学肥料接触,以防烂种。栽种后即盖草,稻草横盖垄面,这样既可防止边行种薯漏盖,又可防止稻草滚落垄边。稻草覆盖厚度6-7厘米即可,随手放下,不压紧,不提松,不留空隙,以防止杂草生长。对于不用地膜覆盖的田块,稻草要加厚到7-10厘米。亩栽种密度在4500-5500穴之间,具体可根据品种特性与土壤肥力水平决定。长势旺盛、肥力水平高的要适当稀植。
      6.覆盖地膜能增加地温,防止稻草被风吹散。黑色地膜还能更好地防止杂草。盖地膜后可将沟再修光一次,并将光沟时产生的泥土用来压实地膜,使地膜不被风吹起。
      7.待马铃薯苗长到5厘米左右时,及时破膜放苗,否则膜内高温高湿,易使苗徒长,影响植株健康。放苗时在出苗口放点泥土压住地膜,防止地膜被风吹起。
      8.马铃薯摆种以后及生长期间很少发生病虫害,不需防治。沟边等处杂草较多时,可人工清除。在田边或老鼠可能出没的地方投放毒饵,以防老鼠偷吃薯种。
      10.对于栽种密度偏高、长势旺盛、土壤肥力水平高的田块,可以喷施多效唑抑制地上部分旺长,并且能增加20%左右的马铃薯产量。
      马铃薯使用多效唑,应选择进入盛薯期时,每亩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60—70公斤,均匀喷施于叶面上。需要注意的是:马铃薯喷施多效唑要适时均匀,浓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同时不可与碱性物质混施。 (谢承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