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

郑板桥的养生“三道”

  郑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他一生坎坷,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经历过人生诸多不幸。他长期生活在贫困里,却能享年73岁,这与他的思想品格、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是分不开的。
乐观的生活之道
  郑板桥的思想开朗、胸怀豁达、生活乐观。他因荒年为灾民请赈而被罢官后,并未因此而忧郁沮丧,而是寄情于诗、书、画之中。他与知己、学者、名流相互唱和,题诗作跋合作绘画;或应邀外游,遍历江浙许多名胜,从不因官场失意、生活贫困而耿耿于怀。在这一段岁月中,他创作了许多有名的诗书画,如今已成为国内外收藏家的珍品。
  得福的处世之道
  郑板桥为人处世,不为名利,不计得失。他留给
  后人两条有名的字
  幅,即“难得糊涂”和
  “吃亏是福”。这既是
  他为人处世的信条、
  处理人际关系的准
  则,也是他对人的劝
  善之言。
  书画的追求之道
  书画爱好有益
  人的身心健康。书写
  作画是体力、脑力的
  统一运用。首先要端
  正姿势,运用全身的
  力量,提肘悬腕,使
  全身肌肉得到活动
  锻炼,舒经活络,起
  到了健身的作用;书
  写作画时又必须全
  神贯注,摒除杂念,集中发挥思维创作能力,追求创新。
  郑板桥毕生追求书画艺术,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并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绘画艺术达到了一种新的艺术境界。
  (摘自《家庭医学》2009年第9期上 谢伏/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