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山西部分农村信用社被“硕鼠”搬空

  “我们农民辛辛苦苦攒下几个钱存到信用社,哪知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山西省闻喜县西宋村村民张乙丑连日来一直寝食难安,他半辈子的积蓄——100多万元存款有可能打了水漂。和他有着同样焦虑的,还有60多户村民,他们在闻喜县酒务头信用社的300多万元存款,一年前就已到期,却至今难以支取。而实际上,这些钱根本没有入信用社的账,而是被酒务头信用社一名副主任放了高利贷。
  今年以来,山西省乡镇信用社频频爆出金融丑闻:今年春天,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信用社千万元存款失踪;几个月后,该市保德县信用联社1000多万元被营业部副主任卷走,至今未归案;7月16日,运城市纪委监察局通报,因所属基层信用社中发生5起金融大案,4名信用社主任利用职权违法违规发放贷款近2000万元,1名信贷员违法账外吸收股金299.3万元,闻喜县信用联社原理事长李宣章被开除党籍……
  据介绍,发生这些案子的根本原因是当前农村信用社管理的落后。农村信用社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经营机制、风险管理等方面仍存在深层次的问题。“内部管理混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却又手握大笔资金,好比让一个3岁孩童手握100万英镑,不出事才怪。”一位业内人员表示。
  据了解,银监会正着手制定更为严密的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火墙,正在酝酿出台《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与控制指引》,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目前,这份文件已经下发到各省联社征求意见。
(摘自《中国青年报》王俊秀/文 2009年12月15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