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新闻

新昌三农民仿森种稻获成功

  新昌县羽林街道的汪伯均等3位种粮大户今年都喜获粮食增产。与去年相比,他们的平均亩产分别增加了27.5公斤、40公斤和25公斤。当笔者问到增产秘诀时,他们不谋而合地说“偷懒”。肥料少施了一半,农药少打了一半,效益却增加了一半。原来,今年他们都实施了单季稻仿森栽培示范项目。
  “偷懒”也能增效?单季稻仿森栽培示范项目的负责人——羽林街道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俞六明笑着向笔者介绍起了“偷懒”的本事。他说,仿森栽培就是仿照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作物栽培管理,少施氮肥、少打农药,让稻田生态系统自己管理自己。比如一块稻田里产生了稻飞虱,只要生态好,必然会有红蜘蛛去吃稻飞虱,也就产生不了虫害,种稻的人落得清闲。
  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亩产增加,而且成本也节省了,种粮大户汪伯均说:“今年我光是化肥、农药、人工这些成本至少省下四五千元,平均节省每亩50元左右。”
  近二十来年,水稻生产上化肥农药用量不断增长,但遭受病虫及倒伏等自然灾害也越来越频繁。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新昌水稻技术专家孙永飞从森林生态系统中找到灵感,提出了仿森农业的理念和相关技术。今年,这项技术作为浙江省农技推广项目在新昌羽林街道实施,并建立了3户核心示范户,培训农民420人次,带动农户2000户,辐射面积6000亩,让更多农民在种稻时学会科学“偷懒”。
(俞伟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