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荷兰人从“围海造田”到“退耕还海”

  日前,荷兰内阁已经批准一项“退耕还海”方案,位于荷兰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将被推倒,一片围海造田得来的300公顷“开拓地”将再次被海水淹没,恢复为可供鸟类栖息的湿地。这项“退耕还海”计划是对西斯海尔德水道疏浚工程的“补偿”。
  西斯海尔德水道位于荷兰南部,却是比利时重要港口安特卫普港的出海通道,由于湾长水浅,进出安特卫普港的大型油轮只能在海水涨潮时通过西斯海尔德水道,据称,每年给安特卫普港造成损失7000万欧元。疏浚西斯海尔德水道对于荷兰、比利时两国利益和两国关系,无疑都有重要的意义。
  但要疏浚水道,必然拓宽水岸,两岸湿地减少,危及鸟类栖息。荷兰政府只好让几十户农民让出100多年前围海造田得来的家园,以供候鸟们栖息,以此换得环保组织对水道疏浚工程的放行。人与鸟争地的矛盾,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的协商和妥协,几十户农民为候鸟让出了自己的家园。
(摘自《特区青年报》 张天蔚/文 2009年11月5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