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雨雪敲响农业抗灾警钟

  11月8日以来,全国多个省区市普降大到暴雪,降雪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罕见。暴雪造成了河北、山西等地的农业严重受灾。据统计,山西省太原、晋中、运城等地的蔬菜、养殖等产业在此次暴雪天气中受损严重。此次降雪共造成10585亩山西省节能日光温室有不同程度倒塌,大棚有10743亩倒塌,露地蔬菜受冻面积达102656亩,直接经济损失达4.62亿元。强降雪还导致该省558045平方米畜禽棚圈倒塌,死亡畜禽728607头(只)。
  农牧业生产遭受自然灾害打击的情况近年来在我国已是屡见不鲜,不仅给农户带来巨额损失,影响农民种养积极性,还会造成一定时期的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的波动。在灾害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帮助农户恢复生产,对保护农民种养积极性、保障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具有重大意义。但一些受灾农户表示,限于资金、渠道等因素,仅依靠他们自身力量开展生产自救尚存在困难。农业保险原本是一个较好的救灾途径,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太小。不少受灾农户表示没有加入农业保险。“不是保险公司没有这项业务,就是保险公司嫌农业风险高不愿意承保。”一灾民说。
  有关人士认为,完善农业灾害救助体系,除了发挥政府的兜底作用,还应引入企业、市场化的救助理念,应当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市场共同作用的农业灾害救助体系。
(摘自《新农村商报》晏国政/文 2009年11月18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