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平
在当前资源要素制约进一步显现、外需进一步减弱的形势下,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尤为重要。兰溪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欠发达地区之一,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惠农富民、强农兴农的目标,着力破解农业发展难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一、创新经营体制,激发农业发展活力。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以经营规模化提升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设立专项基金,对流入土地规模较大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在项目申报、水电设施建设、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农民依法流转林地承包权和林木所有权,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盘活森林资源资产。积极探索金融支农新办法,多层面解决农民贷款担保问题。
二、依托项目载体,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要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机遇,以强塘工程、节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等为载体,积极申报农业项目,拓宽农业投资渠道。着力实施水库除险加固、节水改造、果蔬产业提升等农业项目,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三、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抓紧编制实施兰溪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特色农产品品质提升规划,做优蔬菜、水产、畜禽三大主导产业,做强水果、蜜蜂、蚕桑、毛竹等特色产业,依托兰溪首届农产品博览会等节会,增强兰溪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国杨梅之乡”、“中国兰花之乡”、“中国蜜蜂之乡”的品牌效应,努力形成“一村一品”或“一镇一业”的块状经济发展格局,以特色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四、依托科技创新,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要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的对接,推广一批高效种养模式和高产优质新品种,集中扶持10个规模化高效种养示范基地,带动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水平。全面落实责任农技员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新农民之家”主体工程建设,健全乡镇分站的服务功能,努力构筑覆盖全市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五、培育农业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加大农业招商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进种养型、深加工型、营销型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鼓励合作社参加星级评定和创牌,提高规范化运行水平。加快土地流转,加大资金扶持,积极培育一批农业种养大户,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
(作者系兰溪市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