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证实,虽然植物电磁场很微弱,人们不能感受到,但长时间接触的确对健康有益。俄籍华人医学博士姜堪政不久前就做了600多例试验,在“场导舱”内种植了小麦、玉米等植物,受试者每天在这些植物旁躺下睡2小时。一个月后发现,这些植物发射的生物电磁波提高了人体免疫力和内分泌调节功能,使多数人的慢性疾病和衰老状况有了改善。
研究发现,生物电磁场可提高细胞再生、神经反应、内分泌等功能,特别是促使性腺功能的显著提升,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肝硬化等疾病。此外,植物电磁波还可激活潜在遗传基因,使其变成活性基因,发挥抗衰老的作用。
玉米苗改善贫血
贫血是血液中红细胞老化、死亡引起的。玉米苗电磁场可促使新生的红细胞成熟化,红细胞膜韧性增加,增强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能力,起到改善贫血症状的作用。
具体方法:每周到玉米地附近3~5次,每次至少半小时;或用3个较大的花盆种植10多棵玉米(每盆4~5棵),在午睡时将玉米苗放于床旁1米内,但附近2米内不要放置家电。
小麦苗增强免疫力
45岁后人体免疫功能逐渐减退。小麦苗电磁波能作用于人体免疫器官,使机体免疫细胞活性增强,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具体方法:每周到小麦地活动3~5次,每次至少半小时。也可用花盆种上一些小麦苗,待麦苗长出8~10厘米左右便可发挥作用,午睡时放于床旁。
银杏树改善心肌供血
随年龄增长动脉壁增厚、变硬,可导致心肌供血不足。银杏树电磁场使心血管系统规律地收缩和舒张,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心肌缺血状态得到改善,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具体方法:每天早晚到公园银杏树下活动或休息1小时,银杏树越多电磁场越强,连续坚持2个月以上。
豌豆苗延缓衰老
碗豆苗发出的电磁波属于微波波段,穿透力很强。当幼苗处于生长旺盛阶段,发出的电磁波载有青春信息,这种信息会诱发人体细胞的代谢从衰老型转变为青春型,使全身细胞的活动更加活跃,从而延缓人体衰老。
具体方法:将豌豆种子放入大花盆内,每隔2厘米左右种1棵,幼苗出土后4~10天即可发挥作用。每天在豌豆苗旁半米内活动或休息半小时到1小时以上。
蓖麻减轻痛感
蓖麻俗称大麻子,所产生的电磁场可使体内脑啡肽水平升高。脑啡肽属于吗啡样物质。当其浓度升高时,可以产生镇痛作用。
具体方法:当出现慢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时,可以常到蓖麻比较密集的地方活动,也可在家用花盆种植蓖麻,长至半米高时,每天将疼痛部位靠近蓖麻1小时,一周后可缓解症状。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王璟/文 2009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