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周刊

提高水价不能伤害穷人利益

  “不能因为有些人喝不起水,就不提高水价。”日前,在一场“解读水价问题”的小型论坛上,有专家语出惊人。专家们认为,跟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水价处在中下水平,“低水价是资助了高收入者,而不是资助了低收入者。”
  跟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水价的确处在中下水平,但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同样也处于中下水平。虽然高收入者用水较多,但提高水价对他们的生活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而低收入者虽然用水较少,但水价每提高一元,就意味着他们一两天的菜钱没了着落。水价的提高不能以伤害穷人的利益为代价。
  如果提高水价只是为了唤起公众节约用水的意识,那大可按用水量制定价格等级,对用水较多的家庭提高收费标准,对用水不多的低收入家庭则可适当减收。
  水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不能仅由供水企业说了算。水企亏损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削减不合理成本,而不是把负担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水价的成本也应当向公众公开,否则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容易引发公众的质疑。
  (据新华网 杨国栋/文2009年7月18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