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52年后的夏天,崔世安发表参选澳门特首宣言后如是说,以此回应不少人对其出身豪门未来如何厘清商务与公务关系的质疑。崔世安出身于澳门三大家族中的崔家。名门之后与家族利益,给崔世安走向特首之位带来资本也带来争议。
童年恬静
香港媒体传闻,崔世安祖父崔六从事澳门建筑业。当时崔家在澳门并未如此兴旺,崔世安叔父崔德祺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出身贫寒,家里没有像样的东西。父亲(崔六)是个砖瓦匠。”在崔世安父辈青年时代,崔家在商界尤其是建筑界的家底才慢慢积累起来。
崔世安上世纪50年代出生,那时其叔父崔德祺开始涉足商会、文化、政治等其他领域,父亲崔德胜则涉足建筑、厂房等行业。崔家一位远亲回忆,“他叔叔社会活动力强,爸爸则很低调内敛。
崔世安童年处在低调、恬静的环境中。崔世安堂弟崔世平回忆,“童年是非常恬静的,父母禁止我们到街上去玩。甚至我们骑自行车也得在室内骑。标准尺寸的自行车,我们都可以打转弯以及做任何动作。”他这样形容大宅生活:“宽大的住宅”、“我们有许多佣人”、“花园比屋子略大”、“安排十分怡人”、“周围住着富有的葡萄牙人”。
和同龄人一样,崔世安恬静的儿时生活在1966年曾经被打断:12月3日澳葡总督府抗议活动爆发冲突,当局宣布戒严并公布8人被打死、212人受伤。
有资料显示,当时何贤和马万祺与澳督谈判,而崔德祺则帮助保释拘留者。一些传记书籍更是评论,何贤在事件后被人称为“澳门王”、华人社会领袖。何、马、崔三家通过一些社团组成了爱国爱澳阵营,在诸多华人事务中有了掌控权。
那一年给9岁的崔世安带来何种影响不得而知,但无疑使几大家族感情加深。崔家一名远亲说,崔家与何家后代联姻的并不少,家族世交深厚。“何厚铧与崔世昌、崔世安、崔世平小时候也常会一起玩,世平还在襁褓时几人就一起合影过。”
少年谦恭
从幼儿园到中学,崔世安与胞兄崔世昌均在岭南中学度过。“那个时候他(崔世安)瘦瘦的,很不错的孩子。比现在胖胖的好看很多啦。”老校长区金蓉笑着回忆。崔世安读书时的在校老师仅剩下区金蓉一人,区女士在崔世安14岁那年出任校长。
学校在教师办公楼走廊报栏上,贴着“崔世安将成为惟一特首候选人”的报纸。“不能说他要当特首了我们就要吹捧他,说成好完美的人。”老校长说,崔世安与哥哥崔世昌在学校并没有很特别,但至少是很不错的学生。崔世安并没有大家族子弟气息,待人很平实,“讲话彬彬有礼”,特别尊重师长,在郊游等外出活动中“让座”、“走在后面”,对长辈尊敬。
“亦动亦静,数学拿过奖,读书好劲(厉害),打篮球踢足球又喜好运动。”老校长回忆,他中学时候还参加过演讲,有不错的表现,也有组织学生参加校际的比赛,还有一些公益、慈善活动。
1973年,16岁的崔世安到美国夏威夷教会中学读书。“由于从母语接受教育一下子转到以英语学习,困难不少。”1974年,崔世安中学毕业,进入加州州立大学城市卫生管理系。三年苦读,每科成绩都在“良”以上,获得一等荣誉学士学位。随后,他升入俄克拉荷马州大学,攻读医学管理及计划硕士学位。
获得硕士学位后,崔世安继续在该校读博。崔世安博士论文关注的方向直至今日依然具有借鉴意义——青少年吸食软性毒品。崔世安还曾成为美国公共卫生学会和医务管理学会的会员。
青年低调
1983年,崔世安学成返澳刚一个月,其父崔德胜便病逝。这名老牌建筑商人虽没在澳门公开资料中留下什么痕迹,但崔世安、崔世昌没有忘记老人的谆谆教诲,他们成立了“崔德胜纪念基金会”。
返回澳门,崔世安创办“崔氏X光医学化验室”,以医师和化验师的形象出现。也正是在这时,他经历了人生中婚姻的幸福。这段低调神秘的家族联姻,连崔家一些远房亲戚都未通知。
崔世洪老先生回忆,印象中崔世安在澳门从未带妻子出席公众场合,亲近的人知道新娘霍慧芬的伯父是香港巨商霍英东。在婚后的一些朋友讲述中得知,其妻名为崔霍慧芬。
上世纪90年代,广东文化人士谢望新曾在江门市鹤山挂职县委副书记,与崔世安夫妻有过几面之缘。
崔霍慧芬小姐毕业于英国伦敦MIDDLESEX理工学院酒店饮食专业,谢望新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良好的教养和气质在细微末节中都能体现出来。用西餐时,温文尔雅,绝无刀叉撞击声音,面前空间一片洁净。”
在谢望新离开鹤山县前夕,与崔世安夫妻在歌舞厅有过一次见面。他回忆道:“令我吃惊的是,他们居然不会交谊舞。崔霍慧芬小姐的歌唱得十分出色,甚至给人一种‘婉约派’的感觉,特别有韵味。崔先生比较严谨,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我要求与他合唱齐秦演唱的著名歌曲《橄榄树》。他的夫人鼓励接受邀请,与我合作。崔先生对这首歌不太熟,他的夫人则在身旁以低八度的声音伴着唱。”
崔世安从医师到商会领袖的转身,显得静默、低调。澳门掌故专家、澳门娱乐服务业联合商会理事长胡健伟同时期也参与一些青年社团活动,他记得崔世安从一个和善有礼貌的专才,不知不觉中已在许多社团中担任要职。
(摘自《南方都市报》2009年6月22日)
纪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