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畜牧兽医

危机中,金华驶出“禽业航母”

  “我养了10多年鸡,今年的销路最好了,而且价格基本稳定在8元一公斤。养鸡效益好、赚了钱,全家人都很高兴!”严有兴是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严店村的一名养鸡户,目前养有近5000只白羽肉鸡。他说,以前肉鸡市场价格波动大,同行竞争激烈,碰到行情差时几乎没什么钱可赚。而如今情况大为好转,他不用再为肉鸡的销路、价格而发愁。这一变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他现在养鸡有了坚强的后盾。
  严有兴所说的后盾,是指金华和丰禽业专业合作社。这家合作社成立于去年12月底,由金华市婺城、金东、义乌、浦江等县(市、区)的6家肉鸡合作社及1家饲料预混料厂联合组成,目前有社员400多人,年肉鸡养殖总量800万只,是目前我省规模最大的禽业专业合作社,在家禽养殖业中可算得上是一艘“超级航母”。
危机加剧同行竞争
  现任合作社理事长施金仙在“和丰禽业”成立之前是金东区一家肉鸡合作社的负责人,凭着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她把合作社经营得红红火火,规模逐渐扩大。然而,去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肉鸡养殖行业造成了不小冲击。“金融危机对我们这行影响很大。去年下半年,我们的肉鸡销量比往年同期减少了20-30%,其他合作社的情况也都差不多。”施金仙说。
  据了解,金华市肉鸡年养殖总量约1800万只,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往杭州、宁波、绍兴、嘉兴等地,在全省肉鸡市场中所占比重较大。施金仙说,近几年,金华不少地方都出现了肉鸡合作社,数量多了,合作社之间不可避免会产生竞争,压价格、抢市场,内耗很大,结果大大削弱了金华肉鸡的整体竞争力,最终损害到养殖户的利益。“金融危机导致肉鸡市场需求量大幅减少,供明显大于求,这使得各个合作社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相互压价现象更为严重”。
抱团取暖共渡难关
  施金仙认为,如果同行间再这么耗下去,不仅会造成养殖户利益受损,而且可能使金华的肉鸡养殖业萎缩。“所以,在金融危机面前,各个肉鸡合作社应该停止内斗,抱团取暖,共渡难关。”施金仙的这一倡议得到了许多同行的认同,经过一番商讨、筹备,多家合作社“化敌为友”,顺利合并为和丰禽业专业合作社。
  “和丰禽业”经理叶跃进介绍说,由于合作社统一采购苗鸡、饲料,统一防疫、治病,统一管理、销售,合理安排市场,自今年春节以来,肉鸡价格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而且还降低了养殖成本。此外,合作社还定期组织大型培训会,请专家为社员传授养殖技术、管理方法,大大提高了肉鸡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以前,金华肉鸡在温州、台州两地几乎没有市场,今年,我们的鸡顺利打进去了,而且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实力大增谋划蓝图
“折断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很难。当初,大家联手成立这么大的一个合作社的初衷,不仅是为了避免相互间的无序竞争,而且也为了增强整体实力,以免在金融危机中被市场淘汰。”施金仙说,从目前情况来看,原先的竞争对手已转变为合作伙伴,新合作社规模空前、实力雄厚,以前小合作社无法做到的很多事,现在都有能力做到。“比如浙江的苗鸡很少,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得从福建、江西等地采购,需要支付很多运费。现在,我们正打算建一个种鸡场,建成后,可直接向养殖户提供苗鸡,每年能省下几十万元运费”。
  施金仙还透露,下一步,“和丰禽业”准备在延长产业链上做文章,比如建个肉鸡宰杀加工厂,以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些都需要合作社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销售网络,如果大家不联合起来,单靠以前那种小规模合作社,是无法做到的”。 (李 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