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周刊

农民工缘何掀起“退保”潮

  4月2日,农民工王德胜踏上开往武昌的列车,离开了他工作4年的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出发前一天,他从东莞社保中心取回了此前两年缴纳的社保资金,不到2000元。“像城里人一样拿养老金退休”的梦想也就此破灭。
  进入2009年,接近百万的失业农民工,像王德胜一样选择了“退保”返乡。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已经有97万农民工退出了养老保险,而参加医疗、工伤保险的人数较之上年末环比分别减少了167万和140万人。“退保”潮大多发生在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等农民工输入集中的地区。
  农民工退保潮,无疑对当前政府扩大社保覆盖面的努力形成巨大冲击。
  尽管目前社保整体改革方案尚未明晰,但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草案”正处于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阶段。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政府已经决意扩大社保覆盖面。舆论普遍认为,如果社保个人缴费偏高、异地难以接续等问题不能尽快得以解决,伴随着经济危机的持续深化,更大范围的农民工退保现象将难以避免。
  社保不能异地接续是王德胜无奈“退保”的最为根本的原因,这也是所有参保农民工所面临的共同难题。由于各省(区、市)的农民工社保标准不尽相同,按照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转移办法来看,转保只要求转个人账户的部分,即王德胜缴纳的工资的8%,如此一来,转入地就存在“倒贴”问题,因为转入地将承担加上社会统筹资金计算出来的退休金,但这个社会统筹资金,即王德胜所在工厂缴纳的工资的10%却留在了转出地。因此,很多地方都不愿意接受外地转入,对于退保倒是大开绿灯。
  (据中国新闻网 2009年4月1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