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吃肉,添福添寿”,“无荤腥不吃饭”,“人过七十无肉不饱”……从这些传统民谚中不难看出,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将肉视为美食。但是,美国科学家最近公布的一项大型权威调查却显示,长期大量食用红肉(如猪、羊、牛肉等),会增加因心脏病和癌症导致的死亡风险。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中心进行了一项涉及54.5万名50岁至71岁老人的调查,并跟踪随访了10年。结果显示,每天吃1.8两红肉与每星期吃2.8两红肉的人群相比,10年后,因为心脏病导致死亡的风险,男性增加27%,女性增加50%;因为癌症导致死亡的风险,男性增加22%,女性增加20%。膳食中白肉(如鸡肉和鱼肉)含量多者,死亡风险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学者拉什米说,限制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能预防慢性疾病。“与国外相比,我国因红肉带来的健康问题相对较小。”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程义勇说,这是因为东西方对肉类的加工、烹饪方法有很大差异。比如,外国对于红肉多以煎炸烧烤为主,像煎牛排、培根等,容易产生多环芳烃等多种致癌物。中国人则多以炒、炖、蒸、焖等方式为主,可减少致癌物的产生。再者,我们在烹制红肉时,习惯搭配适量的蔬菜,这些蔬菜可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等,从而降低红肉的致癌风险。需要警惕的是,我们的红肉摄入量正呈现增多趋势。程义勇说,按照膳食指南的推荐,人均每天摄入的畜禽肉类的量为一两到一两半。
(摘自《生命时报》 杨立春李颖慧/文 2009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