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有60%以上的水果出口企业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果品出口的主要外部制约因素。广东商学院副教授郭威、云南农大张兴旺教授等专家认为,我国果品频频遭遇外国绿色贸易壁垒,除了贸易保护主义作祟之外,也暴露出我国果业在生产、流通、加工中的缺陷。
种植主体分散,我国水果生产绝大多数采用自由分散的种植方式,种植单位往往以户为单位;标准建设滞后,我国现有104种农药在45种食品中规定了最高残留量共291个指标,而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条农药最高残留标准;贮藏保鲜能力不足,我国10%的果品才能实现冷链运输。此外,金融机构没有果品专项贷款指标,果品结构调整过程中减免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特产税部分返还没有得到落实等问题的存在也制约了我国果品的竞争力。
专家建议,我国果品业要有效地突破绿色壁垒,必须采取包括品牌建设、贸易谈判、媒体宣传在内的多方面措施。但提高果品自身质量是根本,而要提高果品质量,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摘自《经济参考报》 冯源 刘莉莉/文 2009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