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周刊

海南推广“村官”坐班制

  基层战斗堡垒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海南西部的昌江黎族自治县200多名“村官”摸索出坐班制,方便群众办事,极大地激活了基层活力。该县石碌镇保梅村村支书王秋云说,除了双休日,每天都有人来值班接待村民。每个情况值班的都得跟踪处理,解决不了的讨论后上交镇里,日志表一清二楚。
  坐班是昌江的“村官们”摸索出来的。几年前,海尾镇王大村委会就尝试并坚持了村干部轮流坐班。村两委换届后,昌江改扩建了村居委会办公场所,购置桌椅、订阅书刊,干部月薪也提高至300元到500元不等,并逐年增加。去年底开始,“村官”坐班制推
  广到全县83个村(居委会),由村两委干部、乡镇驻村干部及县包联促工作队员轮流值班。坐班制度共18条,包括坐班、代理、议事、协调、联动等事项,主要责任就是处理村民纠纷、化解矛盾,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打造零上访村,但不准收费。五大村委会副主任陈日坚说,群众信任,选我们 出来做事,应该负好责任。海尾镇镇委书记李世明说,以前平均每天接到八九宗村民上访,如今几天都没有一宗。
  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全县推广村干部坐班在全国也是新鲜事。
(摘自《海南日报》 周元 吴钟斌/文 2008年10月26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