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周刊

 收割玉米要办“砍伐证” 一亩地要收500元

  近日,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出现一件怪事。农民收割自家地里的玉米必须先向镇政府缴费,办“砍伐证”、“准运证”,每亩要交500元。而绝大多数农户因为未办“两证”,致使数万亩成熟玉米无法收割。“秋收是跟‘老天爷’夺口粮,镇政府咋能这样耽误我们呢?”说起镇政府的做法,裴城镇不少村民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宋尚村村民说,今年9月初,镇政府每天派人派车赶赴该镇的所有村庄宣传,要求每亩玉米缴费500元,农户在办理“砍伐证”、“准运证”后才能收割,否则将“给予严重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如今,宋岗村6000多亩玉米地绝大多数都未办“两证”,因此无法收割,村民们心急如焚。
  记者在该镇的多个行政村看到,每村的田间地头,都有一群身着迷彩服的人在巡逻。一男子告诉记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镇政府聘来的,发现有人“无证收割”,就要把他拉到镇政府处罚。“我砍了几把玉米秆喂牲口,没想到让镇政府聘的人看到了,他们二话不说就把我抬到车上了,就这样我被镇政府‘拘留’,还罚了我300元钱。”在梁庄村15组,63岁的老汉高保善提起被镇政府处罚的事仍感到不解。
  眼看玉米难以收成、麦子无法下种,一些村民急了只好筹钱去办“砍伐证”、“准运证”。但没想到,等待村民的是一套复杂的办证程序,往往跑一趟很难办成。一村民告诉记者,如果办证,村民首先要向所在村的村干部打报告,写清申请人的姓名、住址、收割的目的和用途、地块位置、亩数等;然后,要村干部审查后签字盖章同意,再找到包村的镇领导签字批准,最后才能办证。“现在全镇很多农民都拒绝办证,因为大家基本上手上都没钱。”村民们说。宋岗村村民李增志告诉记者:“我供养两个孩子,为给他们交学费借了很多钱,现在一亩地收500元,我家7口人加上我岳父母承包的地共17亩玉米,到哪里去弄8500元办证费啊?”
  对此,裴城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张永豪称,办理“两证”所收的费用,只是一种押金,目的是震慑乱烧秸秆的行为,将来还要退还。“裴城镇凭什么强迫农民办‘两证’?这钱什么时候退还农民?这些资金如何使用?谁去监管?”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贾新政教授说,这种做法是乱作为,是严重的政府“越位”,不但侵害了农民利益,也损害了政府形象。
(摘自《大河报》 2008年9月18日)
社会万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