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周刊

一个胡小燕难以承载的期待

  8个月前,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因为在媒体上公布自己的手机号而获赞誉,后来她因电话过多没有睡眠时间而关机,却招来骂声一片。近日,胡小燕回应质疑时说,“我不是农民工的救世主,我只是个普通的打工妹。”
  胡小燕被迫关机实际上反映了农民工代表对现实的无奈。我国的农民工人数已达2.1亿人,但是,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农民工代表只有3人。然而,讨薪、工伤、社保、子女入学,农民工需要维权的地方太多,而且许多问题都十分尖锐复杂。求助电话打爆胡小燕的手机,除了说明农民工对自己的代言人充满信任外,更反映了农民工维权愿望的迫切,以及现有维权渠道的缺乏。
  从根本上讲,农民工真正需要的不是增加多少农民工代表,而是有更多能代表农民工利益的代表。试想,如果更多的人大代表能为农民工仗义执言、为农民工排忧解难;如果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能够提高,他们的诉求渠道能够更畅通,即使不增加农民工代表的数量,农民工的权益也能得到保障。反之,如果人大代表漠视农民工利益,农民工维权机制不完善,即使增加了几个农民工代表名额,或许也是“胡小燕第二”。(摘自《齐鲁晚报》 叶祝颐/文 2008年9月16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