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周刊

残奥会同样精彩

  8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在“无与伦比”的赞叹声中落下了帷幕,那么在今天开幕的残奥会上,残疾选手的竞赛,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动?
  北京残奥会共迎来4000多名运动员,他们将在11个比赛日中参加射箭、田径、硬地滚球等20个大项的比赛。根据残奥会规则,所有项目将根据运动员的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进行分级,共设471枚金牌。
  从1983年成立残疾人体育协会至今,我国残疾选手共参加了6届残奥会,成绩一路蹿升,并在雅典残奥会上以45枚金牌、110枚奖牌成为双料冠军。中国残疾人运动员没有专业队,每项国际大赛前都是临时组建。今年7月14日,北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正式成立,这支队伍由547人组成,其中运动员332人,
  这是自1984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国残奥代表团,也是北京残奥会规模最大的代表团。中 国队在参加的所有20个大项中,田径、游泳、乒乓球、举重等都有优势。其中马术、轮椅橄榄球、轮椅篮球、赛艇、帆船、硬地滚球、盲人足球、脑瘫足球、盲人门球九个项目是首次参加残奥会比赛。
  此外,在北京残奥会上我们还将看到熟悉的面孔。南非独腿选手纳塔莉·杜托伊特是历史上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截肢运动员。她在北京奥运会女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中获得第16名。雅典残奥会上,纳塔莉收获5枚游泳金牌,南非不少体育迷希望她成为残疾运动员中的菲尔普斯。
  (综合自搜狐体育 邵刚 刘晓星等 /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