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学会理事长、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局长邹玉川日前透露,2006年我国城镇规划范围内闲置、空闲和批而未供的土地近400万亩。
我国土地低效利用大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粗放式利用;二是土地轻易获批却被闲置、囤积,存在执法不严现象。究其根源,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
土地粗放利用主要表现为规划建设不顾实际需要,贪大求多,土地利用率低。例如全国有2/3的县级市建大广场,有的县城广场建得比天安门广场还大;企业则建大厂房、花园式工厂。这种现象的根子在于中国源远流长的“大”文化。只有“大”才显王气和旺气,才与天朝上国和旺门盛族的地位相配。这种文化延续到今天,在施政上演变为只有建大马路大广场,建大都市大建筑,官员才有作为有政绩。而在体制机制的漏洞下,这种文化更是广为盛行,导致许多为群众所诟病的“形象工程”。
(摘自《大众日报》 王学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