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导航
A1版:要闻
A2版:综合新闻
A3版:产经
A4版:科技新闻
B1版:文摘周刊
B2版:文摘周刊
B2版:文摘周刊
B3版:文摘周刊
C1版:浙江林业
C2版:浙江林业
C3版:浙江林业
C4版:浙江林业
D1版:浙江农机
D2版:农机新闻
D3版:技术推广
D4版:平安农机
标题导航
·素质就是不用提醒
·酒徒本色
·乒乓球何以“转动”了地球
·开幕式点火方式:凤回巢?
·变与不变
·“先喝为敬”有渊源
·
·土地低效使用中的“大”文化因素
·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严重
第B2版:
文摘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先喝为敬”有渊源
喝酒时,主人必须先于客人饮酒,是为“献”。这种礼俗起源很悠久,主人先饮,包含了向客人暗示“酒里无毒”,可以放心饮用之意。主人饮过之后,客人亦须饮酒以回敬主人,是为“酢”,亦称“报”。之后,主人为劝客人多饮,自己必先饮以倡之,是为“酬”。客人在主人饮过之后也举起酒杯畅饮,是为“应酬”,即以此回应主人的厚意。
这样的礼俗慢慢延伸下来,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先喝为敬”。
(摘自《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郭灿金 张召鹏/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