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4版:经验交流

  食用菌产业是我县农业经济中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培育,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有效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开创了具有开化特色的分段生产、跨区域经营、现采鲜卖的发展之路。
  2006年,我县食用菌实现销售收入3.23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29.91%,为农民增加收入1.74亿元。今年栽培总量达到1.5亿袋,其中金针菇突破1.2万袋。预计全年食用菌销售收入将达到3.5亿元,产业基地规模、产值位列全省第二位。
  食用菌扩面增量
  针对食用菌产业布局与现状,今年我县将鼓励老菇农扩大生产规模和培育示范大户作为扩面增量的突破口,通过采取分片责任制、重点联系、提供便利等方式来促进老菇农加大生产量;通过技术骨干包干联系生产大户推进集约化生产;通过积极推广合作采购和节能设施,加强良种推广和上门服务等系列措施,有效激发广大农户发展食用菌生产的积极性和基地生产规模的扩大。目前,秋、冬季品种的生产投料工作已全面展开,其中金针菇生产户已陆续外运。
  加强一乡一品示范
  今年我县结合开展“双百”活动,将“一乡一品”示范作为扩面增量、培育产业新增长点和提升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水平的重点工作来抓。
  首先在金星村建立年产10万袋出口香菇菌棒示范基地。目前该基地已生产出口香菇菌棒10万多袋,本月开始分批出口日本,同时完成姬菇生产2万多袋。其次是分别在王家村和下星口村建立杏鲍菇和姬菇示范基地,并在池淮镇高潮村开展桑枝栽培开化黑木耳试验、示范。
  开展“四位一体”建设
  今年我县将华埠镇溪上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在原有专业合作、科技合作、信用合作的基础上,重点引导社员开展原副材料采购和集中灭菌的合作。同时,大力推广新型无压无菌灶,已在溪上村和利平村示范推广,其安全性能、节能效果、灭菌技术指标、劳动强度等方面均达到设计要求,为明年全面推广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我县积极开展品牌化经营试点,目前已在5个合作社中推广带有品牌标识的塑料外包装袋45万只。
  近年来,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趋缓,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产后贩销薄弱和产后加工滞后。今后要进一步鼓励食用菌农企做大做强,积极做好新品种试验、基地建设、产品收购、生产加工及产品销售的服务工作。并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努力形成一个多种类的食用菌产业加工群。
(开化县农业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