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定杰
“出不了门,今年打工可咋整?”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因疫情防控,很多滞留在家的农民工朋友日益焦虑。
我国农民工群体庞大、流动性强。今年受疫情防控影响,省际班线停运,铁路运输减少,复工复产推迟。有的地方规定,对外地进入者进行严格检疫和长时间隔离,农民工返岗遇到了新问题。
为了生计,一些人不得不四处联系,有的没摸清情况就贸然上路。但由于对沿途疫情管控措施不了解,免不了中转奔波,甚至被劝返。再加上自身防护能力和条件不足,无形中也带来不少安全隐患。
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要求,让农民工外出务工有序、健康、平安,要积极开展农民工防疫宣传和疫情防控,实施分类指导,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有效对接,加强部门协同,切实维护劳动权益,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当前一些地方推出了不少暖心举措,包括各种渠道发布温馨提示、免费体检开具健康状况随访表、企业组团网上招聘、点对点包车送上门、开通务工人员返程专列等。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四川日前宣布已与广东、浙江两省就疫情期间开展劳务协作,建立健康检测互认工作机制,上万农民工在体检合格后实现“家门到车门、车门到厂门”点对点直达返岗。在特殊时期,这一举措值得借鉴。
农民工就业涉及多个行业,其中不少是劳动密集型,本身受此次疫情影响就较大。据交通运输部数据,预计今年农民工返程客运总量约为3亿人次。目前已返程约8000万人次,2月底将返程1.2亿人次,3月后返程约1.3亿人次。
应对严峻形势,离不开有关部门更多“精准化”“定制化”的贴心服务。无论是劳务输出地,还是输入地,都要注重分类引导,对务工人员的需求进一步摸清,进一步加强组织;健康服务需要全流程、全覆盖;外出程序要进一步简便可行,无缝对接,确保下得了高速,进得了工厂。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关心关爱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外出务工涉及疫情控制、全面小康目标实现以及经济社会稳定,理应高度重视,分类精准施策。
对于受到疫情影响失去工作岗位的农民工,地方政府应当多创造岗位,让他们就地寻找再就业机会。对于特别困难的,还可以适时提供临时生活补助。
在此,也呼吁广大农民工朋友,疫情当前,不必恐慌。就业路上,平安最重要。各地人社部门正大力开展线上春风行动,发布各类招聘信息,支持视频招聘和远程面试。哪怕暂不工作的,也可以利用线上培训等方式,充一充电,储备些知识,学习些技能,相信很快就能用得上。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