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浦江县公安局侦破一起特大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查获穿山甲活体23只、冰冻穿山甲9只、熊掌4只、穿山甲鳞片3.67公斤等。
6月20日,浦江县警方接群众举报,称有人非法买卖穿山甲。经专案组缜密侦查,巫某、项某、吴某等一批犯罪嫌疑人及藏身地点被迅速锁定。
7月11日清晨6点,蹲守在广西省某小区的民警有了重大发现:主要嫌疑人巫某,驾驶一辆白色越野车,出现在视野中,疑似准备进行穿山甲交易。为了不打草惊蛇,民警决定随车追踪。果不其然,车辆驶入高速后,在路边接上了两名可疑男子,两名男子还将许多袋装的、会动的物品,搬运至巫某车上。凭借经验,民警判断,袋子里装的应该是穿山甲。
下午,白色越野车驶入了一个加油站,警方判定此时是抓捕的最好时机。“行动!”随着一声令下,民警迅速将车内的3名男子成功控制,并在该车座位下的特制暗格中,搜出了23只活体穿山甲、1袋鳞片及1本记录重量和金额的销售账本。
最终,巫某等人对自己贩卖穿山甲等保护动物的事实供认不讳。
原来,早在2008年,巫某就曾因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被法院判刑7年。2015年刑满释放后,他又染上了毒瘾,直到2019年春节才从戒毒所出来。由于手头拮据,巫某又干起了贩卖珍稀动物的“老本行”。“穿山甲,我们叫球,活的叫活球,死的叫冻球。一只活的穿山甲,可以卖到1500元一斤,冰冻的价格是1100—1200元一斤。每卖一只可以获得上万元的利润。”据供述,该团伙形成了一条相对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有专门的人员收购大量野生动物,还有很多下家进行层层分销。
了解情况后,浦江警方再次出击,对衢州、磐安等地的下家吴某、陈某等人实施统一抓捕。截至8月27日,警方再次查获9只冰冻穿山甲,4只熊掌,1只冰冻猫头鹰,一袋重达2.46公斤的穿山甲鳞片。剩余的20余名犯罪嫌疑人也随之落网。至此,一个作案范围覆盖广西及浙江衢州、磐安、永康等地的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及制品团伙被捣毁。
目前,23名嫌疑人已被移送起诉,案件正进一步深挖中。
根据刑法,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17年1月1日,我国实施的新版《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食用非法购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这意味着,为了食用而非法购买“野味”的消费者,也将受到法律制裁。
警方呼吁,全社会应提高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自觉抵制捕杀、买卖、食用野生动物等行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
陈佳妮 潘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