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采摘季,位于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斗目垅村的仙铭家庭农场里,葡萄柚、春香、沃柑、“红美人”等不同品种的柑橘挂满枝头,不少前来采摘的游客乘兴而来,拎着篮子在柑橘园里尽情“淘宝”。
看到几个孩子在柑橘大棚内嬉戏打闹,农场负责人饶伟娇笑着说:“我种在大棚里的韭菜可别踩坏了,这可是防虫用的!”她这一声提醒,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精品柑橘园,全是热门货
“农场里种了200多亩柑橘,有十多个品种,基本上都是近年来市场上比较热门的品种。”在饶伟娇的指引下,笔者走进柑橘园,看到一部分柑橘露天种植,另一部分则种植在大棚里。远远望去,整个橘园在红黄果子的点缀下,煞是好看。“今年天气好,露天种植的柑橘没受冻,口感会更好一些,但总体差别不大。”饶伟娇说,当初选择露天和大棚两种方式一起种植,也是生态化种植的一种尝试。“哪种柑橘更适合在哪种环境中种植,这需要实际种一种才知道。”
2015年成立的仙铭家庭农场,种植的都是柑橘的中高端品种。经过三四年的培育,今年很多品种都迎来了丰产。“葡萄柚去年产量在两万公斤左右,今年能达到4万公斤,翻了一番。”饶伟娇说,2015年首批‘春香’种下后被冻死了,2016年重新种下后成活挂果,今年产量与去年相比,同样实现了翻番。
去年,为了丰富种植品种,农场里又嫁接了新品种“甘平”。“去年嫁接种下,今年已经结果,明年开始规模化种植。”饶伟娇说,作为“贵族”水果代表,去年“甘平”卖到了100元/个。“这个新品种种植难度很大,很容易裂果。在生态化种植和养护的支撑下,农场里试种了几亩,目前挂果情况还不错。”
生态化种植,虫草去无踪
“这个农场不久前刚把样品送去检测,拿到了全国有机农产品认证证书,这个证书一年一复评,标准和要求极高。”柯城区沟溪乡农技员翁德渭对仙铭家庭农场的生态化种植模式比较熟悉。他表示,多年来,该农场一直坚持生态化除草防虫,使得这里种植出来的柑橘不仅安全性更高,品质也更好。
这其中,生物防控技术最为奏效。“你看每个大棚里,基本都种上了紫苏、韭菜、洋葱等植物,既能当菜吃,关键还能防虫用。”饶伟娇解释说,红蜘蛛是柑橘的一大祸害,而这些有气味的植物正是它们的“克星”。“只要在大棚里种上这些植物,闻到气味后红蜘蛛就会乖乖地远离,根本不用打农药。”
不仅防虫有奇招,除草也是“纯人工”。“农场长期雇了14人,除了采摘柑橘,平时主要的工作就是除草。”饶伟娇说,除草看似容易,其实很辛苦。为了让这批人安心守护这片柑橘园,农场成本可不低,“男工一天工资就要150元,女工也低不了多少。”
有意思的是,除了人工除草,土鸡也在“帮忙”。“平时这些鸡就养在柑橘园,它们‘巡逻’很‘勤快’,地里的杂草少了不少。”
就这样,不用一滴除草剂,不用一瓶防虫药的仙铭家庭农场,通过植物与人工的生态调节,每年收益都在增长。“今年葡萄柚在市场上卖30元/公斤,‘春香’的价格也在30元/公斤左右,‘红美人’品质好的可以卖到60元/公斤。”翁德渭说,好品种加上生态化种植,让他们尝到了甜头。周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