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日,由省农业农村厅推荐的海盐县、诸暨市、遂昌县3地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并向全国推广。这批案例共18个,来自北京、浙江等14个省、区、市,涵盖农村医疗、养老、文化、社会保障、留守儿童关爱、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是衡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关乎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关系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目标的实现。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推选由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华社联合组织,旨在反映各地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实践的新探索,引导各地从实际出发,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
海盐县率先探索发展农村劳务合作社,率先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率先实现文化“两员”全覆盖,率先研发和应用县、镇、村3级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系统,率先实现村级劳务合作社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镇(街道)级食用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室的全覆盖,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诸暨市探索“一证通办一生事”改革,建成信息管理系统,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索引,实现涉民数据共享应用,群众仅凭一张身份证就能查询56类民生数据信息。镇村延伸应用覆盖率达100%,186个事项可以通过数据上传,实现“一证通办”,全面打通了行政审批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遂昌县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电视端、电脑端、手机端进行互联,建立共享平台,开发八大信息化功能,以共享理念推进智慧文化礼堂建设,实现了110多个场所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文化活动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孔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