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产学研协同 点对点服务

我省大力推进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技术创新

  自今年初浙江巴贝集团研发成功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技术后,我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增强服务意识,主动对接,加强产学研协同,点对点服务,全力促进项目落地,加快成果转化推广。上半年,巴贝集团年产1万吨鲜茧的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一期项目投产,截至9月底,巴贝集团已工厂化生产鲜茧900余吨,开始批量供应市场,茧丝质量达到国家标准5A级以上,完全可以满足客户对高品质生丝的需求。
  此种方式生产的茧子质量好、匀整度高,鲜茧售价比普通茧高10-20%,订单充足,市场供不应求;而且生产成本低于普通桑叶育,饲养节次从最初投产的6天一期,缩短到7月初的2天一期,到年底可达每天一期。目前,巴贝集团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家蚕人工饲料工厂化饲养基地,占领国际市场的技术制高点,为我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树立了成功的典范。同时,该集团公司计划总投资20亿元的二期项目也将于今年底启动建设。
  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是集品种、饲料、生产工艺、防病体系、环境控制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规模化现代养蚕方式,不受季节、环境等影响,可节约土地并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对5000年传统种桑养蚕业的一项颠覆性技术革命。自该技术研发成功以来,省农技推广部门加强产学研协作,依托省蚕桑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这个平台,集聚起全省蚕桑方面农科教、产学研资源,组织蚕病、育种、推广等团队专家力量,从蚕品种选育、蚕种制造、饲养工艺、环境控制、蚕病防治等方面,加强对巴贝工厂化养蚕项目的研究与专业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在研发、中试以及投产各阶段出现的10余个技术难题,申报并获得各项专利33件。经选育的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适应性更强,工艺与机械契合度更好,一期投产以来运行正常,产能逐步增加,加快了该项目的科技成果产业化。
  同时,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点对点服务,对巴贝集团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服务活动,动态掌握工厂化养蚕项目进展情况、问题困难和诉求。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厅首席专家、浙江大学蚕病学教授、省农科院家蚕育种专家等多次赴企业实地调研指导,并召开技术服务对接会,帮助解决项目申报、专用品种繁育基地和饲料桑基地建设,以及全天候蚕种安全供应、蚕沙无害化处理等问题。嵊州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专门建立蚕桑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安排蚕桑技术人员长期蹲点企业,做好蚕种催青、消毒防病、养蚕指导等技术服务工作,现场解决工厂化养蚕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省农技推广中心 供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