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入秋以来,持续干旱天气让我省大批茶园严重“受伤”,部分茶园茶树新梢停止生长,局部零星地块出现叶片干焦脱落,甚至植株死亡。省农技推广中心茶叶专家表示,虽然目前我省秋茶生产已经结束,但旱情持续下去,将影响明年春茶生产,当务之急是要积极采取抗旱措施,减轻干旱对茶树生长的不良影响。
受持续少雨天气影响,全省已出现区域性较严重干旱,主要集中在浙西和浙南部分地区,开化、常山、江山、云和、龙泉等地达特旱。据农情统计,截至11月1日,茶叶主产区松阳茶园受干旱影响面积达11万亩,其中,对秋茶生产有影响的9.5万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74%;当季绝收面积3500亩,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同时对来年的春茶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茶园受灾情况,茶叶专家提出,首要措施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喷灌、遮荫等抗旱设施,增加水分有效供给和减少光照直射;有水源可供的茶园尽量通过机械灌溉方法,增加茶园土壤水分;有条件地方可采取搭棚覆盖遮阳网。
当降雨使干旱缓解后,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恢复生产和补救措施,首先要对受灾茶树进行修剪,根据受灾情况确定修剪方案,对受灾茶树叶片有焦斑或脱落,但顶部枝条仍然活的茶树,不要修剪,可让茶树自行发芽,恢复生长;对受灾特别严重、蓬面枝条枯死的茶园,要及时进行修剪,剪去枯死枝条,修剪时宜轻不宜重。其次,要及时施肥。受灾茶园遇降雨土壤潮湿时,要及时进行一次追肥,每亩可施有机肥300-500公斤或菜籽饼150-200公斤,及氮磷钾总量达45%的高浓度速效复合肥20公斤左右,开沟深施。目前已是立冬时节,当施肥条件具备时,应抓紧时机完成施肥作业,宜早不宜迟。
此外,受灾特别严重的茶园应重新种植。相对而言,幼龄茶园更易受灾。对植株死亡较多的新茶园要及时补缺;对茶树旱死、枯死严重的茶园,要及时挖除,重新种植;对立地条件特别差、常年易发生旱情的局部地块茶园,建议改土,或改植树木,改善茶园整体生态环境。
秋旱造成松阳等地的茶树叶片和枝条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