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农业农村局 张亚雄
近年来,安吉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围绕秸秆“三全一科”目标任务,通过在区域范围实施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质化、能源化、原料化的“五化”利用为重点,全面推进秸秆利用“14420”工程建设(1个安吉县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组织,4个秸秆收储中心,4个重点秸秆利用工程,20个秸秆临时堆放点建设),全面构建收储运销一体化秸秆利用产业化体系,创建县域秸秆全量处理利用的安吉模式,打造成业态标杆性、示范引领性、区域带动性突出的秸秆全量利用示范区。
聚合力,政策引领夯基础
安吉县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县域秸秆全量化利用试点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办、农业农村局、环保局、综合执法局、财政局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统筹推进秸秆全量化利用工作。各部门统筹联动,协同发力,完善秸秆收集利用配套政策。国土部门负责将秸秆收储用地纳入农业用地管理。发改委、财政局出面解决秸秆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的优惠政策。交通部门负责把关秸秆运
输实施减免过路过桥费的
政策。税务部门为秸秆
收储利用企业提供
税收减免或优惠
政策。农业农村
部门以秸秆离
田“五化”利
用为主,修订
完善秸秆规
模 化 收 储
运、资源化利
用扶持政策,
构建全方位、
全覆盖的服务
体系。此项内容
纳入“中国美丽乡
村”精品示范村考核行
列。
重奖补,优化机制激活力
在认真贯彻执行《安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从农发金、生态资金中每年安排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秸秆综合利用的项目扶持、新型装备补助、科技研发。灵活调整补贴方式,有力加强补贴力度。2019年起,给予收储秸秆的堆场主每平方米500元的补助,对于运输秸秆的拖拉机一次性给予0.5万元的补助。截至目前,已补助财政资金300余万元。注重奖补资金的导向功能,把秸秆综合利用政策与贫困村脱贫工作相结合,鼓励村级组织,特别是集体经济薄弱村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规模收储、资源化利用。在集体经济薄弱村建设秸秆收储站点,与种植户(合作社)、秸秆利用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建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完善秸秆利用产业链,带动贫困村的经济发展。
树理念,立体宣传浓氛围
安吉县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监督作用,在夏收、秋收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提高公众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认知水平、参与意识。同时,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在“安吉农业”微信公众号上定时推送县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模式。通过召开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推进会、技术培训会等,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强化群众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认知。通过全县中小学生“小手拉大手”和各级干部“走村入户”“田间地头”,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深入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科普宣传。目前通过农民信箱发送短信超过85万条,微信微博推送50余次,宣传资料发放6000多份。
显成效,融合项目促提升
安吉县秉持“市场运作、产业发展、政府扶持”的原则,通过政策推动、项目带动、补贴促动、合作联动,多管齐下,培育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层次经营主体和利用模式,增加利润500万元,实现农民增收近200万元。鼓励农户采用机械粉碎、腐熟剂快腐等技术,改善农田土壤结构,提高农田地力。结合祖名生物豆制品残渣综合利用、正新牧业秸秆肥料化利用等项目,充分挖掘农作物秸秆制作有机肥的潜力。寻找最佳的农牧结合点,安吉美维农业、杨树湾家庭农场等农业主体走出了一条“秸秆—湖羊养殖—粪、沼—种植”多元结合的现代生态循环之路,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以水、玉米秸秆等为原料,加工成食用菌基质用于栽培,产生的废弃菌棒又可以制成有机肥重新还田,每年可消耗秸秆700吨,离田利用秸秆面积2200亩。将农作物(主要为草)秸秆粉碎后与中药渣、草籽等进行物料混合,与泥土进行混合搅拌作为边坡绿化辅料使用,年消耗秸秆约5000吨,可利用离田秸秆面积1.2万亩,加工成绿化工程辅助原料0.7万吨,年产值约820万元。秸秆机械化打捆。秸秆用于边坡复绿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