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农业农村局 燕燕
近年来,平湖市始终将秸秆“双禁”和综合利用作为防治大气污染、推进环境整治、加快“美丽平湖”建设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嘉兴市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平湖市深入贯彻“理念为先、体系为纲、宣传为要”的工作思路,严格按照“属地管理、严管严控、堵疏结合、全面双禁”原则和“不着一处火、不冒一股烟”工作目标,全力推进秸秆全量化利用工作。2018年,平湖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8%,秸秆离田利用率达36.4%。
机械化收集
近年来,平湖市不断强化秸秆收集主体培育,壮大秸秆收集队伍。不断加快土地流转,夯实秸秆连片收集基础。依托平湖亿家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全域开展秸秆机械化收集,提高秸秆收集效率。合作社利用揉草机将秸秆分道堆拢,用秸秆捆扎机连片打包压实,每包约250公斤,呈圆柱体,方便推移至田埂覆膜避雨,不影响农田作业。合作社按需采用夹包机装车运输,随取随走,破解秸秆收储场地土地硬化限
制、消防安全等管理难题,同
时节约秸秆集散装卸运
输成本。每台捆扎机收
集面积最高达每日
200亩,每吨秸秆出售
利润达120元。近3
年,平湖市机械化收集
面积达15.6万亩,6.24
万吨。
基料化利用
平湖市食用菌产业发达,双孢蘑菇、大球盖菇等食用菌是平湖市主推品种。平湖市大力发展“水稻—蘑菇—芦笋”生态循环模式,形成当湖街道、曹桥街道、新仓镇三大食用菌主产区。平均每平方尺蘑菇可消耗水稻秸秆3公斤,而大球盖菇所消耗秸秆量更大,其产量与秸秆用量成正比,每亩消耗秸秆5吨以上。在秸秆基料化利用技术推广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典型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如平湖市洁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林地资源,节约种植空间,在林下种植大球盖菇。这种种植模式全程化肥农药零投入,除稻秸秆外其他农作物秸秆都能作为大球盖菇的培养基,播种后45天左右就能出菇。据了解,今年平湖市洁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林下种植大球盖菇60亩,售价达每公斤40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平湖市通过种植食用菌年可消耗稻草秸秆4.5万吨,占秸秆总产量的24%。
纤维化开发
今年,平湖市以秸秆全量化利用试点县项目建设为契机,探索开辟秸秆纤维化利用新路径。嘉兴骏宇宏秸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秸秆初加工制纤维”项目,以物理法制秸秆纤维,为工业造纸、餐具制作、板材等提供原料,大大提高秸秆利用产业附加值,打破秸秆农业化利用局限,按照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思路,促进农业产业与工业融合发展。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设备安装,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预计年底投产,届时可年消耗秸秆2万吨,可生产纤维制品4.5万吨。
全量化还田
根据稻麦作物生产、收割的季节特性,平湖市倡导麦秸秆全量还田为主、稻秸秆综合利用为主的原则,自2016年起全面实施春季麦秸秆全量还田工作。平湖市按照每台大中型拖拉机作业500-700亩的标准,采用统一招标的方式预先落实作业组织和机手,建立机械化切碎还田作业组织(机手)名单。各村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以农户自愿原则根据还田作业面积,与作业名单内组织或机手签订作业协议,各镇街道在当季作业完成后统一组织申报,组织调度科学高效。目前,平湖市年均开展麦秸秆全量还田18万亩
秸秆基料化利用种植大球盖菇。麦秸秆全量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