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示范应用水稻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取得了在水稻产量不减少或是略有增产的情况下,因化肥利用率提高而达到总氮量减少10-20%的良好效果,并根据示范情况,初步集成了缓(控)释肥应用技术,为下一步面上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因水稻缓(控)释肥可以在翻耕后耙田前施入,而且肥效长,利于一次性应用机械施肥,比常规施肥可减少施肥次数1-2次,节省人工。示范基地在选用抗(耐)性品种连片种植的基础上,通过灌水杀蛹、健身栽培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发生几率,通过种植诱虫植物、蜜源植物等生态措施调控害虫和天敌种群及数量,通过放置杀虫灯、性诱剂等物理措施,诱杀害虫,降低水稻虫害发生基数,抓住关键时期,应用对口高效低毒农药控制病虫危害,实现减少农药使用次数1-2次,农药使用量减少10%-30%,达到绿色生产、农药减量的目的。
2015-2016年,在淳安县汾口镇和南湖区余新镇、新丰镇建立了4个水稻减肥增效技术示范基地,主要示范应用缓释肥、脲铵等新型肥料。示范基地面积共 1807亩,平均亩产613.3公斤,氮肥减量20.1%,亩增效78.8元,辐射带动面积1.33万亩。
2015-2016年,在萧山区义桥镇、南湖区新丰镇、婺城区琅琊镇、常山县同弓乡等地共建立5个水稻控药技术示范基地,面积4613亩。通过示范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及绿色防控等技术,运用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田埂种草等综合技术措施,示范基地两年平均亩产670.2公斤,农药使用次数比农户常规防治减少2次以上,农药用量减少27%,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亩增效益183.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