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省大棚蔬菜面积大,连续种植蔬菜容易产生连作障碍的情况,选择了浙南的大棚茄子-水稻、浙北的大棚生姜-水稻和大棚瓠瓜(南瓜)-水稻3种种植模式开展大棚稻菜轮作技术模式试验示范。
大棚稻菜轮作技术关键是根据当地温光资源,选择稻菜茬口和生育期较易衔接的品种,在水稻施肥上要减少用肥量,因为蔬菜地往往肥力较高,按正常水稻田施肥容易造成施肥过量导致水稻倒伏或减产,所以一般不施基肥,总肥比常规种稻减少30-40%。为了省工高效,水稻采用机插或直播方式种植,要合理稀植,亩插8000-10000丛,常规稻直播亩播2.5-3公斤,成熟时可选用适合大棚内收割水稻的小型水稻收割机进行机械收割。
项目团队在瑞安市高楼镇、平湖市新埭镇、绍兴市斗门镇和马山镇建立了3个大棚菜稻轮作稳粮增效技术模式示范基地。瑞安高楼镇示范基地示范茄子-水稻轮作模式,平湖新埭镇示范基地示范生姜-水稻、甜瓜-水稻轮作模式,绍兴斗门镇和马山镇示范基地主要示范瓠瓜(南瓜)-水稻轮作模式。3个示范基地总面积共376亩,水稻平均亩产514.5公斤,菜稻平均亩效益11688.59元,总经济效益439.49万元。其中亩均效益最高的是平湖的大棚生姜-水稻轮作模式,亩均效益达到19300元,不仅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而且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发挥了水旱轮作的生态作用。项目培训技术人员和生产大户403人次,辐射带动推广1.7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