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熊飞在《中国青年报》撰文说,据《半月谈》报道,如今,在孩子教育上“烧钱”不再是城市的专利,进城补课给部分农村家庭带来不小的压力和负担。
这个新现象,被不少媒体与教育专家认为是教育焦虑在蔓延。从教育焦虑的“下沉”中,一方面,我们窥探到农村家长的观念正在逐渐变化,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显著提升,“知识改变命运”理念在农村地区的认同感正在走高。另一方面,进城补课增加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说明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不足。
对此,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断完善激励机制,留住乡村优秀教师,甚至吸引城区教师“回流”,让乡村学校有能力与城区学校“掰手腕”。二是借助互联网技术,让农村地区远程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去年,“一块屏幕改变命运”成为全民热议话题,通过直播教学,贫困地区学生和城市学生同步上课。虽说不是每个地区的远程教育都能如这块“屏幕”神奇,但在教育投入仍需一个周期的情况下,借助互联网技术弥补当下农村地区教育的短板,显然是立竿见影且性价比较高的方式。
让农村家长看见农村教育的变化,让农村孩子接受与城市孩子平等的教育机会,那送娃进城补课的家长必然会越来越少。其间所表现出的教育焦虑“下沉”现象,也必将大为改观,农村教育也才会回归理性,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